新冠肺炎心理支持手册
2020-02-17 18:15:46 京彩EAP
摘要: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法。


共同战“疫”


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心理支持


知识科普,科学防范,希

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,

保护好自己。


PART 01


面对新型冠状病毒,

我们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?



不能很安心地做事,而是不断地刷微信微博,搜索电视发布的疫情信息;专家说户外戴外科口罩即可,你却为买不到N95、护目镜而抓狂;每天测好几遍体温;不敢去超市,生活必需品只是网购;担心自己和家人可能被传染又不敢去医院;担心疫情控制不住;甚至吃不下饭、睡不着觉。

其实,在这个特别的时期,疫情不但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,也使我们的心理处于焦虑之中。

焦虑、恐惧等情绪是人的本能,属于正常的情绪体验。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,这些情绪是一种自然的反应,也具有保护性的作用,可以动员人内在的应激系统,比如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,让大脑处于一种激活状态,从而做出保护性的行为,逃离、防御或者战斗。但如果过度焦虑和恐惧则会引起负面效应。

1. 过度焦虑和恐惧属于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:可以用“草木皆兵”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状态比如总感觉街上遇到的人就是病毒携带者,即使自己全副武装的防护着,也要远远的保持距离,不敢走近,不敢说话,甚至不敢呼吸。进而影响到他们本该需要的正常社交、工作或者活动。

2. 敏感于自己的各种躯体不适,达到疑病状态。身体稍有不适,比如通常的感冒、发烧、头疼、体乏、腹泻,甚至一过性腰酸腿疼等,都会被放大到如同罹患了新冠肺炎一样,惶恐不安。必须立即就医,一头扎进拥挤的发热门诊。尽管经过详细的躯体和病毒学检查,排除了该病的可能,他们内心的安静持续不了多久,就又会反复焦虑起来。或者始终无法安静下来,要么怀疑检查结果,要么担心在就医过程中又被传染了。

3. 具有强迫特征的人疫情下也会更加惶恐,他们反复洗手,反复消毒,可总感觉还是不能清洗干净,只要不能确保把病毒100%的杀灭,心理就不踏实。要么不出门,要么戴上双层的口罩、穿上防护服、眼罩,按照外科医生的防毒要求来武装自己,然后才能小心翼翼地出门。有时自己感觉都累,觉得没有必要,却又无法控制,最后就干脆躲起来不出门了,自己该做的事情也推得一干二净。家人回家后,一定要让家人把外衣全部脱掉仍在门外,甚至丢到垃圾桶了,否则总感觉把病毒带进了家里面。家人为此也很痛苦。

4. 过度焦虑和恐惧的人在就医的过程中也会容易出现冲动行为。他们会非常容易的感觉到医生护士不重视他们,甚至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,他们的检查治疗或住院等需求不能及时满足时,内心的恐惧会成倍的增加,此时他们无法驾驭其焦虑恐惧体验,会本能的做出一些叫嚷、撕扯、打砸等过激行为。

5. 处于隔离或者确诊的状态下,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对人的伤害也是非常明显的。大脑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,过多的关注疾病不良的预后,会食欲下降,失眠,能量过度耗竭,人的免疫系统自然会被干扰,反而更容易生病或不利于疾病康复。

——摘自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     







PART 02


如何缓解我们的焦虑和恐惧?



一、基础篇

1. 允许接纳焦虑:焦虑是面对威胁时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。疫情当前,任何人都可能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的情况。要理解和接纳自己这样的状态,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的反应,要允许它们存在;也要理解它们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,但程度会逐渐减轻的。其实,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,提高人们的适应和应对能力,是一种保护性反应。

2. 保持生活规律:虽然没有到岗工作,但尽量保持跟平时一样的规律,睡眠、进食、工作、运动、娱乐、家务都不能缺少。在必要的防护下,丰富且规律的生活能提高我们的心理免疫力,更有信心和力量面对不断变化且未知的风险。

3. 亲友相互支持:倾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。如果家人也处于担忧之中,当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并发现是同样的心情时,也会带来释然。还可以给你记挂的亲友打个电话发条微信,主动询问他们的情况,分享你们的感受,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
4. 利用兴趣爱好:想想你现在或曾经有哪些兴趣爱好?那么就花一些时间去做这些可以让自己平静和愉悦的事情,当然还可以跟家人一起分享。

5. 适度获取信息:疫情牵动着我们的心,了解疫情变化能使我们在一定程度获得掌控感。但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手机、电视不断推送的信息上,不但扰乱正常的生活节奏,还会带来心理恐慌,因为处于焦虑之中的我们更容易关注负性信息。建议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尽量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。可以利用网络找到一些冥想、轻音乐、正念训练的音频,这些都有助于你缓解焦虑。

6. 尝试既往经验:想想你以前遭遇困境时,你曾做了哪些事情帮自己度过难关?比如听音乐、阅读、画画、冥想、厨艺、运动……或者是一些想法和信念?

7. 自我安慰激励:写下宽慰或激励自己的句子,放在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或存在手机里,时不时朗读或默念。

8. 减少酒精咖啡:虽然医用酒精能有效杀死病毒,但喝酒并不能抵抗病毒,吸烟也不能。尼古丁和酒精可以让人暂时逃避焦虑,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,除此之外,也要避免用非处方药品。


二、进阶篇

1. 呼吸调节。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时,呼吸会变得浅而急促。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,让呼吸变得深长缓慢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身体和情绪恢复平静。尝试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每天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,有助于我们降低压力,改善情绪、提升注意力。

2. 感官调节。当你发现自己焦虑不安时,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各种感官(视、听、触、嗅、味)帮助恢复平静。如有意识地去感受身体跟地面和椅子接触的感觉,感受手里拿着的物品的感觉,慢慢地喝一口水或吃一点食物并体会感官的感受等等。

3. 行动调节。运动可以改善焦虑情绪,哪怕是简单地伸展一下身体,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几圈,洗洗手、搓搓脸,哼唱一首喜欢的歌曲等等。

4. 认知调节。焦虑情绪往往与我们的消极想法有关,疫情之下,生存本能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出现很多灾难化的担忧和联想。此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:这个想法符合现实吗?如果不符合,符合现实的想法是什么?支持和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?还有其他的可能吗?如果符合现实,这些想法对我有什么影响?是帮助我解决问题还是让我变得更加害怕?如果我的朋友和我现在一样的处境,我会和他说什么?

5. 感恩之心。想想你曾经获得过的帮助,怀着感恩的心默默地感谢这些人;也可以把这份感激传递出去,给你觉得可能有需要的朋友、家人打个电话,给予他们以支持和帮助,也能使你获得内心的平静。

6. 专业帮助。如果你的焦虑情绪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、学习或工作,或持续失眠时,也不要拒绝寻求专业的帮助。

——摘自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北京安定医院    







PART 03


我们可使用的在线问诊资源



如果你真的非常怀疑自己或家人感染肺炎,不要再刷症状对号入座了,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在线问诊:

1. 阿里健康

阿里健康紧急联系医疗资源,推出在线义诊服务,有数百名执业医生实时在线免费问诊,支付宝搜索“问专家”或者如下图所示顺序操作即可找到,提供在线医生免费咨询服务,时间为每日8:30-24:00。由于当前咨询人数较多,义诊医生会优先向湖北居民提供咨询服务。


2. 丁香医生、银川丁香互联网医院、黑龙江安生互联网医院联动全国医生

针对新型肺炎问题,湖北用户免费问,非湖北用户咨询享低价。


3. 好大夫在线

微信搜索“好大夫”,关注后进入主界面,按下图红框指示操作即可挂号问诊。


4. 微医

关注公众号“微医健康”,点击菜单栏 实时疫情,进入界面,按下图红框操作即可开始在线咨询。


5.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

发热门诊专科和心理咨询门诊免费。


注:在线咨询不能取代线下面诊,如出现发热、乏力、咳嗽、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,请带上口罩立即前往就近的定点医院就医。








PART 04


我们可使用的心理咨询通道



如果焦虑或者恐惧,我们无法自己排解,干扰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,我们可以寻求专业的支持。现在我们的心理咨询服务已经全部开启,所有的咨询服务由外部心理咨询公司易普斯提供,所有的心理咨询服务全部免费、专业且保密,没有咨询次数限制2月3日开始,无论您遇到任何的心理困扰,都可进行咨询。咨询方式详见下方:

1. 手机端:即时倾诉

点击菜单栏的智慧心理,进入主页,点击即时倾诉开始倾诉。每个工作日的17:00-21:00,每次咨询时间为25分钟。咨询师将进行情绪疏导和问题反馈。

2. 手机端:咨询预约

点击菜单栏的智慧心理,进入主页,点击预约咨询进行在线预约。共40+位心理咨询师在线,可直接选择心仪的咨询师,然后进行日期和时间的预约。咨询主题包含:情感家庭、子女教育、人际交往、职场压力、生涯发展、性心理、个人成长、孕期产后、哀伤处理。

3. 电话咨询:

周一至周日,拨打7×24小时预约热线400-619-1990(国庆、春节假日除外)。

4. QQ咨询:添加2226384231好友,提供企业名称及员工工号确认身份后,即可在线咨询。

5. 机构面询可通过400电话、i-EAP预约后,在约定时间内到约定地点进行面对面咨询。疫情期间,此项服务将有所调整,具体以咨询师为准。

6. 邮件咨询:邮件发送困惑至BJXDF@eap.com.cn,资深心理专家将在两个工作日内为您解答。







最后,愿我们凝心聚力,共克时艰!

EAP一直和你在一起。

123
阅读:16  最后更新:2020-03-09 17:19
  • 文章是否有用
正在加载评论...